2020年第0卷第10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饲用甜高粱杂交种陇甜1号选育报告
    葛玉彬,张国琴,张正英,贺春贵
    2020(10):1-4.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20.10.001
    [摘要](515) [HTML](0) [PDF 620.36 K](927)
    摘要:
    甜高粱杂交种陇甜1号(Tx623A/LY3002)以Tx623A为母本、LY3002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2017 — 2018年参加甘肃省高粱品种青贮组区域试验,2 a 10点(次)区试鲜草平均折合产量102 078 kg/hm2,较对照品种辽甜6号增产7.5%。生育期135 d左右,平均株高332 cm,茎粗1.68 cm,平均分蘖数1.7个。茎秆含糖锤度19.8%~20.7%。抗高粱丝黑穗病,接种发病株率4.2%;抗大斑病;抗高粱蚜。
    2  GA3和CPPU对爱神玫瑰葡萄果实形态与品质指标的影响
    王玉安,杨晓梅,朱燕芳,张坤,郝燕
    2020(10):4-7.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20.10.002
    [摘要](428) [HTML](0) [PDF 689.99 K](901)
    摘要:
    以5年生爱神玫瑰葡萄为试材,研究30 mg/kg GA3+3 mg/kg CPPU蘸穗对葡萄果实形态与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末花期和花后14 d各蘸穗1次的效果最好,平均单粒重、单穗重分别为3.29、298.4 g,较清水对照分别增加0.88、155.5 g,增幅分别为36.51%、108.82%;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198.0、146.7 g/kg,可滴定酸含量1.7 g/kg,Vc含量62.3 mg/kg。同时,该处理条件下爱神玫瑰葡萄的果穗紧凑、果面紫黑色,香味浓郁,可在甘肃及同类型气候区参考应用。
    3  干旱绿洲灌区春玉米施磷效应与磷肥投入阈值研究
    连彩云,马忠明
    2020(10):8-14.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20.10.003
    [摘要](384) [HTML](0) [PDF 882.58 K](965)
    摘要:
    为明确干旱绿洲灌区春玉米磷肥投入阈值,于2011 — 2013年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张掖节水农业试验站进行了不同施磷量定位试验,研究施磷量对春玉米的产量、磷肥利用率以及养分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施磷(P2O5 0~170.04 kg/hm2)范围内,春玉米产量随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在P2O5 170.04 kg/hm2时产量(14 337.33 kg/hm2)达到最高,较其他施磷处理分别增产56.87%、29.38%、20.61%、21.50%,较不施肥处理增产率达112.84%,此时磷肥利用率为23.80%,超过此值则籽粒产量略有降低。磷肥的产量效应与土壤有效磷含量高低有显著关系,施磷显著增加土壤耕层有效磷(Olsen-P)含量,较不施磷处理增加9.28%~925.27%。磷肥的投入量大于作物需磷量时,会加剧土壤磷残留量的增加,并对土壤水环境造成污染,适量施磷量(P2O5 85.02 kg/hm2)有利于土壤有效磷的平衡。当磷素投入阈值为每年施磷(P2O5)170.04 kg/hm2时,既保证土壤养分平衡,又减小对环境的影响。综合春玉米产量、磷肥利用率以及磷素平衡并结合试验区的肥力分析认为,在保证春玉米高产并减少环境污染的前提下,干旱绿洲灌区春玉米区磷肥投入阈值应为P2O5 85.02~170.04 kg/hm2。
    4  甘肃紫苏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张亚宏,王芙蓉,雷建明,武军艳,张建学,范提平
    2020(10):15-21.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20.10.004
    [摘要](469) [HTML](0) [PDF 976.90 K](1013)
    摘要:
    通过田间观测,对搜集到的46份甘肃紫苏种质资源的形态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6份甘肃紫苏种质资源存在丰富的形态多样性,9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为7.02%~36.01%,单株产量变异系数最大,单蒴籽实数变异系数最小,相关分析显示各性状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 < 0.05)。基于所有表现型的聚类分析发现,在欧式距离11.65处可将46份紫苏种质资源分为两大类,第Ⅰ大类39份,均为油用型,叶色绿色,籽粒较大,单株产量高;第Ⅱ大类7份,为兼用型,叶色面青背紫或紫色,叶色深,籽粒小的菜用型或观赏型。
    5  渭源县黄芪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陈健,孙旭春,赵庆芳
    2020(10):21-27.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20.10.005
    [摘要](492) [HTML](0) [PDF 1.26 M](998)
    摘要:
    对从甘肃省渭源县采集到的黄芪根腐病病株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和致病性检测,并对致病菌形态学进行了观察,结合核糖体DNA(rDNA) ITS序列分析的分子生物学鉴定,以明确引起黄芪根腐病的致病病原菌。结果表明:黄芪根腐病致病菌为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丝孢纲(Hyphomycetes)瘤座孢目(Tuberculariales)瘤座孢科(Tuberculariaceae)镰刀菌属(Fusarium)的4个种。共分离出16个菌株,经检测有5个菌株具有致病性,均属镰刀菌,其中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n)1株(9号菌株),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2种(12号菌株和16号菌株,其中16号菌株可能为腐皮镰刀菌的变种),锐顶镰刀菌(Fusarium acuminatum)1株(15号菌株),待定镰刀菌1株(14号菌株,与三线镰刀菌的同源性仅为88%)。
    6  不同出菇温度下香菇各潮次菇产品的品质变化
    张桂香,杨建杰,刘明军,杨琴,王英利
    2020(10):28-31.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20.10.006
    [摘要](563) [HTML](0) [PDF 509.49 K](865)
    摘要:
    以L808为试验菌株,研究了5~15 ℃、10~20 ℃、15~25 ℃和10~30 ℃(自然常温)4个温度区间香菇第1潮、第2潮、第3潮菇产品的水分、蛋白质、可溶性总糖变化。结果表明:4个出菇温度区间,普遍以第1潮菇含水量较低,可溶性总糖含量较高,随出菇潮次的增加,香菇产品的含水量逐渐增加,最大增幅0.90%。可溶性总糖含量逐渐降低,较低出菇温度区间(5~15 ℃)的降幅较小,第2、第3潮菇分别较第1潮菇降低7.50%和20.00%;较高出菇温度区间(15~25 ℃)的第2、第3潮菇分别较第1潮菇降低35.00%和45.00%。以第2潮菇蛋白质含量最高,较第1潮菇增加7.42%~8.58%,平均增幅8.05%;较第3潮菇增加7.52%~23.79%,平均增幅12.79%。
    7  小麦持久条锈病抗源品种89144(BJ144)芒性状遗传分析
    欧巧明,崔文娟,李忠旺,王炜,陈琛,倪建福
    2020(10):31-34.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20.10.007
    [摘要](565) [HTML](0) [PDF 477.26 K](873)
    摘要:
    分别以小麦持久条锈病抗源品种89144-2-3-11-2、89144-2-14-4-1-2为父本,感病小麦品种铭贤169为母本进行常规杂交,F1代种子单粒播种,在F2代成株期进行芒的分离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供试顶芒品系和全芒小麦杂交后,2组合F2代群体芒的性状分离均符合1∶2的理论比例,全芒对顶芒均为显性,且全芒受1对显性基因的控制。这是否说明小麦芒性或顶芒还存在隐性性状的可能,抑或与该小麦材料是外源DNA导入小麦的变异后代有关,需要进一步研究。
    8  绵羊HTR4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刘佳,王祯,代友超,张小雪
    2020(10):35-40.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20.10.008
    [摘要](394) [HTML](0) [PDF 2.19 M](962)
    摘要:
    利用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及软件,对绵羊羟色胺受体4基因(hydroxytryptamine receptor 4,HTR4)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初步了解其结构并进行功能预测。结果表明,绵羊HTR4基因所含最大长度的开放阅读框为1 317 bp,编码438个氨基酸残基。HTR4基因编码的蛋白分子质量为49 437.09 KDa,理论等电点(pI)为8.32。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其编码产物主要定位于质膜(60.9%),且不属于分泌蛋白。HTR4蛋白不存在信号肽序列,存在7段跨膜结构且无低复杂性段区域,该蛋白的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且三级结构主要由α折叠缠绕形成。
    9  定西市马铃薯块茎和土壤中3种农药的残留分析
    杨阳,解钧,吴迟,刘新刚,吴小虎,董丰收,徐军,郑永权
    2020(10):40-44.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20.10.009
    [摘要](878) [HTML](0) [PDF 674.30 K](774)
    摘要:
    对定西市马铃薯示范区以及周围农户2019年马铃薯块茎和土壤中嘧菌酯、吡唑醚菌酯、吡虫啉的残留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嘧菌酯、吡唑醚菌酯、吡虫啉在马铃薯块茎中的残留量分别为0.044、ND、ND mg/kg,均低于对照组的浓度0.067、0.218、0.009 3 mg/kg,并低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规定的最高残留量0.10、0.02、0.50 mg/kg。此外,在示范区马铃薯土壤中未检出嘧菌酯、吡唑醚菌酯、吡虫啉。表明示范区嘧菌酯、吡唑醚菌酯以及吡虫啉的使用,在马铃薯上是安全的,且对土壤无污染。
    10  8种除草剂对大豆田间杂草的防除效果
    张彦军,王兴荣,李玥,李永生,苟作旺,祁旭升
    2020(10):45-50.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20.10.010
    [摘要](1105) [HTML](0) [PDF 789.79 K](1152)
    摘要:
    试验观察了8种除草剂不同剂量土壤封闭处理和茎叶处理对大豆田间杂草的防除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表明,高剂量处理下杂草防除效果最好,但使大豆出苗率严重降低,叶片出现药害现象。土壤封闭处理中,播前土壤处理出苗率低于播后苗前土壤处理。综合分析,茎叶类除草剂以10.8%精喹禾灵乳油除草效果最好,21 d株防效高达87.63%,鲜重防效为81.37%,推荐剂量为750 mL/hm2;播后苗前土壤处理时,960 g/L精异丙甲草胺乳油中剂量和330 g/L二甲戊灵乳油的低剂量效果好,出苗率分别为97.07%和97.33%,21 d株防效分别为90.47%和90.68%,鲜重防效分别为91.36%和90.90%,推荐剂量分别为1 950 mL/hm2和3 000 mL/hm2。
    11  长春花愈伤组织诱导研究
    贾鸿儒,任俞新,牛晓钰
    2020(10):51-53.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20.10.011
    [摘要](457) [HTML](0) [PDF 472.99 K](828)
    摘要:
    以长春花幼嫩顶芽与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灭菌剂及处理时间对外植体的灭菌效果及外植体材料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春花顶芽为外植体,用75%酒精灭菌30 s+0.1%升汞灭菌300 s效果较好,此条件下外植体污染率为5.5%、褐变率为9.3%。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以MS+3.0 mg/L 6-BA +2.0 mg/L 2,4-D效果较好,诱导率可达86.6%。以长春花顶芽为外植体时产生愈伤组织的时间较旱,出愈率为92.6%,愈伤组织团块大、致密,表面有小疣突,预期有较好的不定芽分化能力。
    12  绵羊GP5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宋雅萍,李彦霞,郭文婧,张小雪
    2020(10):54-59.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20.10.012
    [摘要](323) [HTML](0) [PDF 1.86 M](973)
    摘要:
    为探讨绵羊血小板糖蛋白V基因(Glycoprotein V,Platelet,GP5)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以NCBI网站的GenBank数据库中发布的绵羊GP5基因序列(登录号为XM_ 027965957.1)为基础,采用生物信息学在线工具和软件对绵羊的GP5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绵羊GP5基因序列中包含1个最大长度为1 620 bp的开放阅读框,推测其编码539个氨基酸,其中亮氨酸含量最多,为22.6%。GP5基因所编码的蛋白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9 305.38 KDa,理论等电点为9.40;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其主要位于内质网(44.4%)。GP5蛋白含有信号肽和跨膜螺旋结构,在二级结构预测中,该蛋白以无规卷曲为主,为70.14%。GP5蛋白三级结构主要由无规卷曲折叠缠绕形成,与二级结构预测结构一致。
    13  8个菜用型马铃薯品种在榆中县的引种试验初报
    刘世海,丁述森,张海林,张永福,王小燕,王燕苹
    2020(10):59-63.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20.10.013
    [摘要](664) [HTML](0) [PDF 583.40 K](942)
    摘要:
    在全黑膜垄作栽培条件下,对引进的8个菜用型马铃薯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马铃薯各品种折合产量以华颂11号最高,为81 000.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薯7号增产60.44%;其次是青薯9号,折合产量为59 555.6 kg/hm2,较对照陇薯7号增产17.86%;华颂7号居第3位,折合产量为51 949.1 kg/hm2,较对照陇薯7号增产2.90%;其余品种均较对照减产,减幅为5.36%~37.69%。各参试马铃薯品种的薯形、皮色、肉色、芽眼深浅等商品性状及经济性状均适合商品市场。中早熟马铃薯品种华颂34号、中薯5号、中薯3号、华颂7号、华颂11号均适合在兰州地区川水地种植,可弥补6 — 9月商品马铃薯的市场短缺。中早熟黄皮黄肉品种华颂34号、中薯5号、中薯3号、华颂7号宜作为扩繁种薯的品种供应南方市场;晚熟品种陇薯10号、青薯9号、陇薯7号等适宜在兰州地区旱作区及山旱地种植。
    14  13个芸豆新品种(系)在河西走廊的适应性鉴定
    闵庚梅,刘占鑫,杨晓明,张丽娟
    2020(10):64-67.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20.10.014
    [摘要](1385) [HTML](0) [PDF 399.42 K](991)
    摘要:
    在河西走廊绿洲灌溉农业区,对13个芸豆新品种(系)进行适应性、丰产性、抗病性等生态适应性鉴定。结果表明,ZYD19-01、ZYD19-03、龙15-1858较晚熟,抗旱性、抗倒伏性表现强,主要性状较优。ZYD19-01折合产量最高,为4 541.67 kg/hm2,较对照品种龙芸豆3号、5100分别增产15.38%、79.28%;ZYD19-03折合产量次之,为4 158.33 kg/hm2,较对照品种龙芸豆3号、5100分别增产5.65%、64.14%。
    15  贮藏温度对乌龙头品质的影响
    陈柏,颉敏华,杨发荣,王学喜,吴小华,董俊,陈平,王彦淳
    2020(10):68-72.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20.10.015
    [摘要](385) [HTML](0) [PDF 857.32 K](925)
    摘要:
    以天水市张家川县人工驯化栽培的乌龙头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温度处理对乌龙头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0~2 ℃低温贮藏可有效延长乌龙头贮藏期,保持乌龙头品质,其保鲜效果优于2~4、4~6、6~8 ℃,可显著抑制乌龙头腐烂与失重,提高感官品质,维持乌龙头叶绿素含量和Vc含量。
    16  5个糜子新品种在会宁县旱川地的引种试验初报
    杨建红,武江燕,张小红
    2020(10):72-75.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20.10.016
    [摘要](445) [HTML](0) [PDF 575.60 K](965)
    摘要:
    在旱川地一膜免耕多年种植的栽培条件下,对引进的5个糜子新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5个糜子新品种在会宁县均能正常成熟。以陇糜14号折合产量最高,为4 854.5 kg/hm2,较对照品种陇糜10号增产26.84%;陇糜13号次之,折合产量为4 700.0 kg/hm2,较对照增产22.80%。且这2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良好,生育期适中,适宜在会宁及周边同类生态地区种植。
    17  旱地黑膜垄播马铃薯增密高效施肥栽培技术规程
    柳燕兰,郭贤仕,马明生
    2020(10):75-78.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20.10.017
    [摘要](415) [HTML](0) [PDF 649.46 K](1111)
    摘要:
    从范围、术语和定义、增密高效指标及生产管理的播前准备、播种、施肥、田间管理、收获及贮藏等方面规范了旱地黑膜垄播马铃薯增密高效施肥栽培技术。
    18  建立陇东旱塬夏播(复种)马铃薯生产基地刍议
    张武,吕和平,文国宏,王敏,高彦萍,吴雁斌,梁宏杰
    2020(10):78-82.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20.10.018
    [摘要](338) [HTML](0) [PDF 791.08 K](1108)
    摘要:
    分析了甘肃马铃薯生产现状及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存在的困难及问题,讨论了建立陇东旱塬夏播(复种)马铃薯生产基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建立陇东旱塬夏播(复种)马铃薯生产基地的发展建议:优化品种结构,示范推广优质专用新品种;进一步优化夏播马铃薯丰产栽培技术,规范脱毒种薯繁育体系;组建马铃薯产业联合体,助推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完善政策支持机制,保障马铃薯产业发展。
    19  西瓜杂交种纯度鉴定技术研究进展
    王恒炜
    2020(10):83-87.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20.10.019
    [摘要](384) [HTML](0) [PDF 711.53 K](915)
    摘要:
    纯度鉴定是西瓜杂交种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从种子形态、田间种植、蛋白质电泳和分子标记技术的研究应用进展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综述了西瓜杂交种纯度鉴定技术。
    20  山西谷子全苗壮苗栽培技术
    王高鸿,赵晋锋,杜艳伟,李颜芳,李红梅,赵根有
    2020(10):87-90.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20.10.020
    [摘要](359) [HTML](0) [PDF 666.04 K](865)
    摘要:
    从地块选择、整地施肥、选用良种、种子处理、适期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总结了山西谷子全苗壮苗栽培技术。
    21  果蔬保鲜的预冷与1-MCP一体化预处理技术
    颉敏华,吴小华,陈柏,王学喜,王彦淳
    2020(10):90-92.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20.10.021
    [摘要](440) [HTML](0) [PDF 496.15 K](935)
    摘要:
    针对果蔬保鲜生产实践中普遍采用预冷和1-MCP处理2种有效的保鲜预处理方式,提出预冷与1-MCP一体化预处理技术,在满足果蔬保鲜的基础上,降低了果蔬对冷链物流温度的要求。
    22  EMS诱变产生谷子突变体技术规程
    李颜方,王高鸿,杜艳伟,赵根有,赵晋锋
    2020(10):92-94.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20.10.022
    [摘要](563) [HTML](0) [PDF 499.18 K](904)
    摘要:
    根据近年试验,总结了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产生谷子突变体技术规程。规程规定了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产地环境、EMS诱变谷子技术、田间管理、突变材料的选择、收获及脱粒、建档等要求。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甘肃农业科技》更名暨《寒旱农业科学》首刊号征稿启事
    关闭